3月21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经管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由院长李文瑛主持,党委书记杨晓秋、副院长方超、副书记夏晓燕和全体教研室主任参加。
金融工程教研室主任李少付对金融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的态度,他指出金融工程旨在为企业兼并、投资、融资及金融风险管理等复杂金融工程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支撑;但同时应看到,金融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待增强、实验室有待进一步建设、实习基地有待进一步开发,专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和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应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条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拿出扎扎实实的举措。
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王利君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近年来,传统财会工作职位变少,就业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战略管理相关的工作,位列未来需求将增加的工作最前列。“数智时代”,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财务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将进一步被放大。具备“用数据来管理、决策和创新”的智能化财务管理思想,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相应数据分析工具,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建构问题解决框架的毕业生具有独特的竞职优势,就业前景会变得更好。因此,破除“大数据分析与管理”的迷思,强化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知识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学习,养成数字化思维,把专业理论和数据分析工具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人才。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变化,以适应财务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安玉侠分析了本专业的现状,指出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本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紧盯工程行业发展前沿科技,诸如BIM技术应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国际施工组织与管理。在就业方面,鼓励同学们立足国内,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向海外市场。
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陈荣发言说,作为安徽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新文科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已经通过安徽省管理类专业评估,并取得较好等级。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无论从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来看师资力量较强,教科研成果斐然,尤其在学科竞赛方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成果丰富。但是面临第一志愿报考率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当加强专业宣传,适当时候可以设立招生和就业专员,提高报考率和就业率。目前市场上,数据营销、数字营销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市场营销专业要结合学校办学特点,积极迎接数字经济的挑战,朝大数据营销、数字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努力。教师要有专业建设的责任感,为培养高素质营销人才做出积极努力。
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昝超认为明确专业发展目标非常重要,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通过学科竞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多渠道努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就业率偏低是大环境所致,不能作为专业取舍的必然依据,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衡量一个专业发展趋势,既不科学,也没有远见,只要专业发展定位明确,一样可以有生存空间,专业群建设更需要专业相互支撑,当然,专业发展不能面面俱到,有舍才能有得,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调研,拓展信息沟通渠道,为科学谋划专业建设做出扎扎实实的功夫。
物流工程教研室主任费瑞波指出,学院发展不明确,是学科发展方向和专业定位不明确的因素之一。其次,专业多导致力量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专业调整应当按照学校预警的信息为依据进行决策。要积极走出去了解社会需求,继而明确学院和各个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定位;要给予教师一定压力,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李文瑛认真听取了各位教研室主任的发言,指出教师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勇于承担起专业建设发展的义务。当前,学校专业调整是当务之急,作为学院,也要服从大局,集中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学校整体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杨晓秋指出,专业多并非是优势,专业建设应当求质不求量,否则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都会出现问题。全院上下应当集思广益,结合专业发展,明确专业定位,积极谋划专业取舍和专业合并,为经管学院的长远发展做出更科学更有远见的谋划。(撰稿:周志刚;编辑:季园园;审核:杨晓秋)